Thursday, August 24, 2006

四十天北京記憶 之 北京城

城市的街頭,可以分爲拆分爲動態模塊與靜態模塊。靜態模塊控制著時間上的形態,沒有什麽延展性,研究的太多,簡直可以忽略了;動態模塊在區域上保持相異,對于旅者來說很有看頭。


恨一個城市,是恨城市中的人;愛一個城市,是愛城市的街頭。就像那裏,還有那裏和那裏,引得人駐足——有人說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展覽館。而觀賞的精髓在于與腦中的記憶相悖的景象,看了能讓人發笑、發癡、發呆。


我並不喜歡在北京逛街。光鮮的街頭太過整潔,隔了一條馬路卻立刻肮髒無比。還有權力在其中交錯相生,迷宮一般的亂人眼目。在街上一小時候,貝殼頭就發黑了,美曰:歲月衝刷的痕迹。有人躺在街邊的青草上數錢,之後有人看地圖,情侶吵架,警車掠過身邊。大街只有一個方向,行人卻有八個方向。一擡頭便絆倒,一低頭便撞傷,向前走迷失方向,向後退阻撓重重。在北京的街頭,該怎麽走路?



你懂麽?我們爲什麽過活?是爲了琴盒裏的幾張紙嗎?施與者是變態的,他們以爲地面上的一切都會低于自己的眼光,抛錢的動作也無異于餵狗的動作。在這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之間的十秒鍾內,他們極度滿足,非常好,如此上瘾。施與者與授予者,就沈迷于這場SM盛宴中了。



藝術家,不僅在殿堂中,街頭藝術包括這維系保暖的手藝。吹捏拉擠是他們的手段。你知道麽,越是古老的手藝越是現不出來,它們充滿著著對大自然的禁忌。



旅人,一個寬泛的概念。旅人都是有目的的,街頭是他們的隧道,終點是節點,永不會停歇的。北京是不友好的,它有巨大的包容性,但沒有人能夠在其中隨意穿梭,簡而言之,旅人在這裏,並不自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