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30, 2006

實習紀錄@TrendsMag 之 總體印象

我實習的單位

對外稱:《時尚》雜志社,內部說法:時尚集團。很多人都以爲是某一本時尚類的雜志,甚至有人誤以爲就是《Vogue》,在此澄清一下。

時尚集團在中國稱得上時尚雜志界的龍頭,旗下的每一本雜志都能坐上行業內發行量和廣告量的前10名交椅。時尚集團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與境外媒體的版權合作。1997年9月,與美國IDG合資成立時之尚廣告公司,開始尋求國際版權合作;1998年4月,《時尚伊人》與美國著名女性雜志《COSMOPOLITAN》進行版權合作;1999年9月,《時尚先生》與美國著名男性雜志《Esquire》進行版權合作;2001年10月8日,美國赫斯特公司同意將《Harper’s Bazaar》版權授予時尚集團;2001年11月,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所屬《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雜志與《時尚旅遊》簽訂關于版權合作的正式協議;2003年與英國《FHM》雜志合作創辦了《時尚男人裝》。此外,時尚集團還創辦了《時尚嬌點》、《時尚男土健康》、《時尚女士健康》、《時尚好管家》、《時尚家居》、《時尚家居置業》、《時尚時間》、《時尚華夏人文地理》、《時尚座駕》、《Audi》雜志中文版等15本雜志。

引用來源:http://www.mediaundo.com/blog/A11133-1/index.html

辦公所在地點:北京中糧廣場。



雜志人員結構及工作流程

我所在的是一本以時裝爲主要內容的時尚類雜志。雜志有編輯部、財務部、廣告部、市場部、發行部等,由于時尚集團整合了自身的資源,因此就弱化了財務、市場和發行部在每本雜志的比重,而將其結合成一個集團的獨立部門,他們與每一本雜志的相關人員協同工作。我們的編輯部分爲了三個組:時裝組、美容組、社會組。除此之外,還有還有美編小組,負責圖片的編輯及排版、封面制作等。還有些輔助的但卻也不可或缺的部分:流程、版權等。


作爲一個編輯,每個月的月底是報選題,但通常報的選題需要排到到幾個月的雜志。例如七月底我們報了十一月的選題。之後的半個月就是確認選題及安排稿件寫作的階段。下半月就有連續的截稿日期,這時候通常是編輯們最忙的時候,因爲大家一般都會在截稿前才把稿子交出來。 截稿後的一周內,編輯需要與美編進行充分的溝通,以確認排版合乎要求。接下來就是editor-in-chief和chief editor的最後審稿,發彩樣、核紅、菲林、發廠。

當然不是固定的每個月都如此,我們八月份因爲要准備十月的20周年紀念刊時,就延後了十一月的稿子。此外,軟廣和廣告的安排時間與一般稿件也有差別。


編輯的工作

一般在確定選題之後就開始著手稿件的寫作。作爲一個雜志編輯,有時候也需要自己寫稿。但更重要的是將整篇文章/專輯的各項工作安排好:采訪對象、作者、圖片、贊助、排版等。首先當然是找資料(找資料通常是實習生做的最多的事情,無論是在報紙、雜志或是電視節目中),根據資料列出需要的文章結構、內容,編輯再考慮是否要邀請作者爲其撰文。聯系明星采訪任務,安排攝影師爲明星拍照。最後由編輯一手負責稿件的審核修改,圖片篩選,排版樣式等等。可以說,雜志編輯雜活兒幹得很多,因此不少高職位的編輯都會有一至兩個助手(或者稱助理編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