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新聞的語境中,通常將拍攝者的視角分爲:
•第一人稱:敘述者
•第二人稱:觀衆
•第三人稱:被描寫者
因此從中我們可以分析出這些文本的撰寫者是站在什麽立場上觀察並記錄“事實”的。比如同樣面對一群罷工的醫生,我們可以跟隨他們的遊行路線前進,同樣也可以用全景去記錄他們的行爲。很顯然這時我們有了二選一的機會,來決定這個文本的基本立場以及將要蠱惑的受衆對象。政客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大衆與他們站在同一邊,方法也簡單的很:只要將拍攝的景別從近景和特寫轉變爲全景和遠景即可。受衆全然不知,而是逐漸被信息所鼓動:醫生們罷工了,我們看病怎麽辦。然而假設我們將鏡頭對准那些遊行的人,跟蹤他們的行動的前因後果,得出的將會是截然想法的結論。
這就牽涉到了一種話語的霸權,比如說央視。因此在不大量內耗的情況下,還是多希望境外媒體能夠以不同的視角去記錄同一個事件,雖然那些都可能是involved, biased, opinioned and prejudiced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