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蕾說得對,我是想回上海了。頭髮好長,但只有在上海才有人知道怎麽剪。這裏的hair stylist很愚蠢,只認圖册。
我肯定要回來的。photoed by theshanghaieye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
Wednesday, February 28, 2007
Comin' Back
Renascence
一個禮拜多沒有好好上網來看看了。我和其它三個同學從原來住的地方搬出來了,現在住在一套新的公寓裏面。
至于爲什麽搬出來,由于時間跨度長,牽涉人員衆多,事情發展曲折,導致情况過于複雜,就不能詳說了。概而言之,我們對房東無端提出極其苛刻的條件以及某位同學擅自脫離群體表示憤慨。
關于房東,簡單而客觀地列數一下她的情况:四十多歲,未婚,來美二十年并獲得綠卡;學歷大學本科,并正在申請某大學某專業碩士入學資格;無子嗣,養貓三隻,從不讓其出門;無正式工作,在學校書店當收舊書的臨時工;一人獨住一套房子,并常年出租餘下房間;喜收藏各類過期食品,喜焚燒各類紙箱木條。
關于某位同學,在此不便多說。僅此一句:做人要厚道。
在從提出搬遷,至正式開始尋找房源,至簽訂合同,至覂駕入住。我們前後一共用了七天時間,創下有史以來最迅猛的記錄。困難面前,往往就顯得更為團結。
目前四人已搬入一套新的房子,各類傢具已經備齊。生活條件明顯上昇——沒有貓臭也沒有freak在眼前整天晃——房租卻降低了20%,自由度也提高不少。
前幾天忙于功課和搬家,無暇顧及其它。今日終于安頓下來,大喜,四人喝酒慶祝。下一步準備開始購買回國機票了。决定留給東海岸旅遊兩週時間。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
Friday, February 23, 2007
Thursday, February 22, 2007
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回答
接haru的點名順便簡要談談自己對未來的感想。問題是:
如果你知道你明天就要死了,今天會幹什麽?回答一:如果知道明天就要死了,那肯定是知道自己的未來了。所以今天會做什麽心裏也會有數,不用打算。
回答二:既然明天就要死了,那今天肯定不會死。所以去跳跳樓,摸摸電,撞撞車什麽的。應該會很好玩。
回答三:嗯,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今天我該把遺産給分了。見者有份,你們說想要什麽吧。
Monday, February 19, 2007
Party for Jiaozi
First time to hold a party, first time in the States, first time for the foreign friends--it was somehow awesome! We cooked a set of dishes, and of coz, Jiaozi which were favored by everyone.
Furthermore,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performance seemed sensitively to be quite different from what I used to watch years before.
Tired to tidy up though.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
Sunday, February 18, 2007
New Year Burnin' UP
A fire came out of a townhouse in Finley Forest Community, Chapel Hill at 10 A.M., fortunately nobody was injured--physically.
According to the fire-fighters, the fire burned up the chimney of the house, and the reason for that is the house owner hadn't overhauled the house thoroughly, which needed to be done annually. Wooden-covered chimney got burned by the splashing fire spark coming from improperly-use of the fireplace by the owner.

The time when accident happened, was also the night before Chinese New Year. Several Chinese lessees as well as the Chinese landlord, retreated from the house while celebrating their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once a year. Residents from other three apartment of the 4-in-1 townhouse were also demanded to leave out of their house temporarily. The entire fire-fighting lasted 2 hours.

"It was terrible! The landlord shouldn't burn paper boxes in her fireplace, and she had never fixed her worn chimney for years!" One of the lessees complained.
But other thought that it was a lucky symbol of burning the top during Chinese new year, representing flourishing prosperity of the future.
PS. This is the house where we are staying in.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
Saturday, February 17, 2007
Spring Fes. Report - CHCCF Party
這裏的春節沒什麽春節的氣氛,不像在國內。原本我們準備找點一般在春節時候做的事情,但細細一想,發覺也沒什么特別的。通常情況下家里人就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打打麻將。所以爲了赶個熱閙,我們受邀去了Chapel Hill Chinese Christian Fellowship (CHCCF)舉辦的新年晚會。
其實說是新年晚會,就是一個get-together。北卡三角地區的一部分華人聚在一起,每個家庭帶一份菜肴,一起吃,之後還有節目。因此我們有幸見到了來自中國各個地區的華人,也品嚐到了各地“美食”。
既然是教會組織的晚會,自然少不了傳教這一環節。不過還算好,看過聽過就沒事了。令我感到有些許震驚的,却是今天看到這些中國人的外在狀態——似乎每個人都非常友善,卻似乎又隱藏著什麽秘密。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他們過得幷不是很好,從眼神上,從表情上,從每一個我能體會到的感官表現。
被中國人culture shock了一下。見到了電影裏才有的老式作揖拜年方式;聽到了中國人用英文對話而外國人用中文對話;欣賞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流行穿衣風格。可以說,在思想觀唸上,這裏的人要比國內的人落後十年左右,所以也不是個中想像的那麽風光的。
或許是因爲見到的都是小鎮上的中國人,在大城市中可能又是另一種生活圖景。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你賺了比國內多十倍的錢,生活並不一定比國內好,也不一定更加幸福。原因也非常簡單,首先是物價高,這裏指大部分日常用品及食物。在大城市會支付更高的稅額,而且租房、保險以及教育也是花費的大頭。
亞洲人,尤其是華人,會在許多受到歧視。在這個白人世界中,除非你是geek,不然別人也不會給你公平的機會。而過來讀書的人,往往在大學或之前期間爲了出國而放弃了許多學習基本生活、社交的機會,導致在他們在西化的社會中無法獲得很好的生活,又因爲与國內形勢脫節,無法回國工作。很多人就處于這種兩難境地,不斷掙紥。
粗淺認識。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炫燿帖
又一次3D作業,花了整整兩個禮拜的所有空閑時間。不過獲得的成就感也很大,雖然只是做了些簡單的物體。之後還將有兩個更加複雜的模型需要建,其中之一就是某一個中國或者上海的建築物模型,而這個糢型將會被用在2007年世界特殊奧林匹尅運動會的網站上。
製作的過程其實不難,只是熟練技術而已,但是非常消耗時間。一般來說,棱角越多,越不規則的物體越難製作。這不僅牽涉到建模,還有後期的UV圖製作以及渲染上色等工序。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沒有傳統的3DS MAX軟件,而是使用了功能更強的Maya來製作,因爲我們還需要給它們加上動畫。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
Thursday, February 15, 2007
Friends Indeed
真是驗證這句古話:出門靠朋友。在沒有車又寸步難行的米國,去哪裏都要靠朋友...的車。不過幸好他們都是很大方的人,出遠門都只是share一下汽油費。
但是還不僅于此。周一的時候又給布置了一個離奇的作業:采訪一位religious leader并要他講述一下宗教与世界衝突的緣由。而我們幾個,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不識什麽宗教信仰的。要找到這樣的人已經很困難了,更不要說去采訪他們,何况還是關于這種主題。
萬幸的是我們還有熱情的米國朋友——主要還是我們的conversation partner們。原本只是以爲是聊聊天交流交流文化的,想不到他們非常友好地爲我們提供各種信息,并願意把我們帶去教堂。
作爲友善的囬禮,我們也正在準備和他們一個過一個難忘的春節新年。照片之類的周日晚上會貼上來,國內的同學們要在下周一中午才能看到。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Wordless
最近不知怎麽有些失語了。基本上對着屏幕有一肚子的話,打了幾段在文本框里,覺得不滿意,擦掉重來。如此往复好幾次,就覺得該說的說完了,卻沒有在空白的地方留下任何文字來。所以我從來就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合格的blogger——沒有吸引人的內容,沒有SEO,沒有comment tracking,更沒有心思去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真正想說的。
即使這樣,我始終覺得,只有在現在這種境况下,才能發現自己多麽離不開網絡。要不然,我早就在某個充滿陽光的早晨,躺在安靜的這個小鎮上,鬱悶而死了。
漫無目的也許幷不是壞事,好歹今天在山貓同學一口氣寫下5篇blog之後,對自己有個交代。今天借了五本書,開始好好研讀,爭取在不久后成爲一名合格的新媒體設計師。(很俗,很俗,很俗很俗!)
Further more...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Go Tar Heels
“Go Tar Heels!”
這句口號整夜充斥在Dean Smith Center的球場上。晚上下著大雨,我和山猫依然很執著地跑向體育館去。作爲一個急切想去看看全國排名第四的校隊實力的僞球迷,也完全不在乎什麽天氣,什麽饑餓感了。其實早在幾週之前,就因為參加了網上的抽獎,被成全到抽中一張球票。
今天的比賽是UNC主場對Virginia Tech。雖然不是像對陣Duke那樣的關鍵,但是球場依然全部都是天藍色的一片。Tar Heel Fans瘋狂地喊著Ty Lawson的名字,瘋狂地爲每一次搶斷鼓掌,瘋狂地爲每一次進球呐喊。校長James Moeser也來了現場,爲上一年的杰出籃球運動員頒獎。
第一節和第二節打的尤其精彩,第一節結束的時候UNC領先2分,到了第二節就領先了6分了。幾次漂亮的搶斷和快攻不說,3分球逐漸拉大了差距。可惜我們沒辦法看完比賽,提前離開了。很可惜,在沒有我和山猫的助威下,Tar Heels終于沒能令主場滿意。不過體育館上懸挂著的五面冠軍之旗,依然掩蓋不住王者的氣息。
下次還會再來的,還有下賽季的baseball和football!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
Monday, February 12, 2007
Saturday, February 10, 2007
Duuuuuuuuuuuke 1
說起來也好笑,Duke之行好像跟著旅游團一般。中午我有事,下午山猫有事,來囬一個小時地車程,使得我們僅用一個多小時就逛完了主校區的大部分地方——當然也說明了這個全美排名前十的學校卻比它的的鄰居UNC在地域面積上小了幾圈。不過我們依然迷路了。
DUKE以它的建築風格著稱。乘著UNC和DUKE的穿梭巴士,開過一片小樹林,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座私人莊園。DUKE Chapel矗立在校區的中心,周圍輻射出鱗次櫛比的建築。人群擁擠在哥特式建築的周圍,十分压抑。
誤闖誤打進了DUKE的Divinity School,沒有一個亞洲人,這從他們教授的眼睛中可以看出來。早就聽說,Chapel Hill是美國邪教的發源地,那麽,這座神學院,是不是會很特殊呢?
最近被3D模型整的夠嗆,發現連說話也不能整句了。請鑒諒。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
Friday, February 09, 2007
Monday, February 05, 2007
Saturday, February 03, 2007
Friday Night Party
昨天晚上去參加了Mike和Des的結婚派對,而且還是一個disco & costume & roller skating party。也怪新奇的,連Mike的老姐也說,把婚禮創意成這樣的,在他們這兒也是少有的。
婚禮宣傳海報
所以說,既然在他們的婚禮網站上也說清楚了派對主題和著裝要求,我們一行人不免要精心打扮一番。周四下午的時候就去了學校的vintage clothing店,在一大堆七、八十年代的衣服中挑選能夠符合party主題的衣服。周五晚上,四個女生在出發前三個小時就開始准備了,著裝、佩飾、化妝、抹香,一步都沒有落下。其實沒必要那麽麻煩,但是想來是第一次受邀參加,而且還是婚禮——還是認真一點吧。

出發前留影
婚禮很隨便的,喝喝啤酒吃吃匹薩,連牧師也戴個大蛤蟆眼鏡主持婚禮,之後大家就盡情溜冰了。大約來了七、八十個人,其中還包括不少老師和同學,汗。真是什麽人都能請。不過估計是因爲新郎新娘戀愛十年,所以對結婚的事情也就不怎麽太放在心上的原因。

新郎Mike和新娘Des一起切蛋糕
最後發覺和新郎穿了差不多的衣服,再汗一下。

Find more @ Daniel's Travel Memorandum of America